党员干部要修好“耐烦”功夫

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,曾跟人几次说到他很喜欢的一句话:“愈是军情棘手,众议纷纭,愈要心明力定,从‘耐烦’二字痛下功夫。”“耐烦”对于党员干部而言,既是一种品质,更是一种本领。只有把“耐烦”的态度贯穿于学习工作和群众的全过程,始终秉持平和的心态抓小抓细、精益求精,才能不断积小胜为大胜,积跬步成千里。

对学习要耐烦,沉心静气,主动钻研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学无以明识。崇高的思想境界源自学习的积累,学习上“耐烦”,能历练出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,磨砺出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。一是乐于学习。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当做一种追求、一种爱好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,做到好学乐学。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,提高学习的兴趣,克服自身惰性,从学习中寻找精神慰藉和情感认同,主动变“要我学”为“我要学”,在学习中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。二是勤于学习。学习贵在勤奋、贵在钻研、贵在有恒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号角已经吹响,党员干部要有“时不我待”紧迫感,既读“有字书”,又悟“无字书”,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,努力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,以过硬的综合能力迎接新的风险挑战。三是善于学习。古人云:“学习有法,学无定法,贵在得法”。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,党员干部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,在求知过程中以全面、系统、探索的精神,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、不厌其细、耐下性子学习,不断积累厚的底蕴,使自己的思维视野、思想观念、认识水平经得起实践的考验。

对工作要耐烦,脚踏实地,真抓实干。基层工作要常常面对大批矛盾交织、主体多元的“麻烦事”,党员干部极易染上不耐烦的“急性病”,只有练就“耐烦”真功夫,不视麻烦为磕绊,俯下身子、耐着性子,才能将小事办好、实事办成。一是有耐力。基层工作琐碎繁杂,党员干部要坚决杜绝眼高手低、急功近利思想,在磨炼积累中把心思静下来,以钉钉子精神从一字一句研读文件开始、从一格一行填写文档表格开始,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、一年接着一年干,脚踏实地,把一件件具体工作做好、做细、做实。二是敢担当。不驰于空想,不骛于虚声,始终贴近实际、讲求实干、注重实效。工作越麻烦,越是风急雨骤,越要坚定信念;越是坎坷多艰,越要勇往直前。发扬由我负责、向我看齐、到我为止的精神,越是紧急关头越要豁得出去、顶得上来,经得住考验,奋发有为担使命,敢于攻坚克难。三是肯奉献。奉献,彰显的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。党员干部要保持一颗平常心,正确处理好公与私、义与利、苦与乐、得与失的关系,珍惜干事舞台,用好创业平台,认真履职尽责,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努力提升“小我”、融入“大我”,以“无我”的状态不断淬炼无私奉献的精神。

对群众要耐烦,将心比心,用心用情。群众事虽小,件件连民心。党员干部若对看似琐碎的群众“小事”不耐烦,伤的是人心和民意,影响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和诚信。一是弯得下腰。树牢为人民服务的理念,认真倾听群众心声,与群众多拉家常话、多聊知心语。甘当小学生,主动拜人民为师,汲取群众智慧,把人民群众在实践所得所悟转化为解决工作“麻烦事”的重要经验。二是沉得下身。用好调查研究重要法宝,俯下身子,沉到一线,脱下皮鞋换布鞋,摘下官帽戴草帽,带着问题到困难多、群众意见集中、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把情况摸实摸透,将收集到的民声、民意、民情梳理形成“问题清单”,切实用科学决策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。三是耐得住性。面对群众来电来访,要耐心倾听群众倾诉,耐心解答群众疑问,切忌“高高在上”、“打太极”、“推脱塞责”。用真心换真情,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,多用群众语言把政策讲清,把道理讲透,努力赢得群众理解、信任和支持。

来源:随县县委组织部   黄 婉